第1章 發現CA1

人眼看見的、耳朵聽到的、身體感受到的,是怎樣輸入大腦的?

大腦是如何工作將這些“信號”變成記憶的?

需要使用這些記憶的,人是如何從記憶的大海裡麵將這些所需要的記憶提取出來的?

大腦是如何進行抽象思維、邏輯推理的,“1 1=2”如何計算的。

文字呢,為什麼會在大腦裡起作用?

科技發展多年,人類對自身的大腦瞭解不多,猶如宇宙的探索,剛剛起步、迷霧重重。

利用大腦本身研究大腦,像不像照鏡子。

無論相似度多麼高,鏡子裡麵的人都不是你,不僅左右是相反的,甚至完全不同。

鏡像是光的折射、反射,照鏡子的人隻是單純的臭美。

腦科學迷霧重重,不知歸路。

珠峰是被用來征服的。

人類不缺先行者。

大腦神秘麵紗終會被人類揭開。

是好,是壞,隻有等時間給出答案。

李想是清北大學的神經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對腦科學重度癡迷,深深熱愛自己的事業與學生,理想就是探索大腦的秘密。

他帶領實驗團隊進行海兔實驗時發現了一種物質CA1。

改變外界刺激,刺激海兔發生縮鰓反射,使用CA1物質的海兔比對照組學習速度明顯提升。

海兔神經係統簡單,CA1在複雜神經係統效果如何,下一步他們將在老鼠身上做進一步試驗。

李想內心激動不己,老鼠實驗還冇有開始,職業嗅覺讓他感受到CA1廣闊前景。

李想走進實驗室,說“之前實驗結果大家都知道了,鼓舞人心,我們需要做進一步驗證”。

“周瀚,負責和醫藥公司對接實驗用的老鼠,使用成年大鼠,身體健康、實力完好。”

“老師。。。。”

周瀚有話想說,又將話嚥了下去。

李想看了看周瀚,明白了自己這個相處兩年學生的意思,他心思細膩、穩重,靦腆、害羞,偶爾社恐、口吃。

有的時候,寧願自己吃虧,也不願意把意見說出來。

“唉”,李想內心歎息,還是希望周瀚能多與人交流,“送過來的老鼠甄選好,體重、活力不能有太大偏差。”

“好。。。。好的,老師”。

“徐薇,你負責實驗場地和器材”。

徐薇一聽,立馬站起來,嬉皮笑臉對著教授敬禮,“收到,保證完成任務”。

說完風風火火就坐下了。

“澤宇,你是師兄,統籌跟進進度”。

李想對譚澤宇最為滿意,他對知識充滿探知**,又對科研充滿熱情。

“實驗開始前,我們在改改實驗方案。”

中年李想給實驗取了一個名字,“實驗代號水迷宮”。

譚澤宇看著“中二”的老師,溫馨又無語。

好尷尬。

將工作進行簡單分工後,李想回到了辦公室,完善“水迷宮”實驗計劃。

水迷宮的實驗原理在於雖然老鼠是天生的遊泳健將,但是它們卻厭惡處於水中的狀態,同時遊泳對於老鼠來說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活動,它們會本能的尋找水中的休息場所。

尋找休息場的行為涉及一個複雜的記憶過程,包括收集與空間定位有關的視覺資訊,再對這些資訊進行處理、整理、記憶、加固、然後再取出,目的是能成功的航行並且找到隱藏在水中的站台,最終從水中逃脫。

李亮舒展地伸了一個懶腰,看了看電腦右下角的時間,己經晚上十點多了。

“老婆,怎麼冇有找我”,李想趕緊拿起手機瞧瞧有冇有來電。

有幾條老婆發來的圖片,圖片是與老師的微信聊天記錄。

“李民,加上填空題、因為算錯、看錯扣了十分”“這道題,冇有理解到意思,所以錯了”“其他題是真真的算錯了,計算還得練”這明顯是數學老師的。

“本週週記敷衍完成,冇有按要求來寫,記流水賬”“這段時間學習狀態太差,聽寫有幾個字不會,課文預習也不好”這是語文老師的。

作為父母,己經被老師約談好幾次了,因為兒子李民學習不認真。

想到這裡,李想覺得腦袋疼。

唉,李想想起了兒子李民,爸爸是清北大學博士生導師,媽媽是211重點大學研究生畢業,為什麼會這樣?

強強聯合,會內耗;正正相加,隻得負。